高级检索

对政协十三届第二次会议第156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A1 

  同意对外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565号(农业水利类154号)提案答复的函    

  马忠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甘肃省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提案收悉。经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纳入十四五规划和高质量发展体系 

      目前,国家层面的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已经启动,我部将会同发展改革委,在研究出台农业领域相关政策和规划时,认真考虑和研究您所提的意见建议。同时,按照中央部署,发展改革委正牵头研究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及指标体系,主要评估各地区发展的综合质量效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群众主观感受等方面情况,拟按少而精的原则选取代表性强、基础较为成熟、结果导向指标,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各领域要设置与各级政府工作联系紧密、可操作性强的指标,各地区制定对辖区内的市县开展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的具体办法。为此,建议加强与甘肃省有关部门沟通,请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规划时,统筹研究和考虑您所提的意见。 

  二、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融合发展先导区等试验示范的支持力度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指导服务,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是开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认定。2017年,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部、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启动了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认定工作。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规〔20171340号),发挥企业债券的直接融资优势,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2号),着力解决农村产业融合用地难问题。二是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培育一批产业融合先导区要求,2017年,农业部印发《关于创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意见》(农办加〔201720号);认定包括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高台县、武威市国际陆港、酒泉市肃州区在内的153个县(市、区)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三是实施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2018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在甘肃等10个省区和广东省农垦总局的32个县实施项目。其中甘肃省安排资金5863万元,支持宕昌县、宁县、甘州区实施项目。举办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实施交流活动,邀请甘肃省项目实施单位参与,总结成果,分享经验。下一步,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会同相关部门,结合相关政策和资金渠道,积极协调加大对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融合发展先导区等试验示范的支持力度,促进甘肃省产业融合试验示范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关于支持戈壁生态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部高度重视甘肃戈壁生态农业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努力促进戈壁生态农业在推进甘肃农业绿色发展和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在财政投入方面,2018年共安排甘肃省农业生产发展资金44.85亿元,支持高原夏菜、旱作农业及戈壁生态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扩大旱作农业生产规模,促进草牧业和草原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在科技支撑方面,我部每年投入4530万元,支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开展寒旱农业技术攻关研究。加强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甘肃省科研院校选聘39名岗位科学家,在临夏、定西、张掖、天水等地设立36个综合试验站,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试验示范。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戈壁生态农业投入,加强技术指导,支持这一现代新型产业业态快速发展。甘肃省可根据本地农业发展规划,统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相关资金,结合实际积极支持戈壁生态农业。 

       四、关于支持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 

      甘肃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国家始终重视甘肃省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在资金项目和工作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一是加大甘肃特色产业支持力度。2018年,安排甘肃省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专项资金1.1亿元,支持打造区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发展;安排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资金2.2亿元,支持扩大旱作农业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20172018年,中央财政共遴选出6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包括甘肃省临洮县、定西市安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对每个产业园给予一定资金支持。2019年,国家加大对现代种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了甘肃等5个种业大省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创建名额,批准宿州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推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我部制定了绿色食品认证费和标志使用费降费政策,对所有申报绿色食品企业收费标准普降20%截至2018年底,甘肃省获得我部授予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475家,产品1092个,认证的有机农产品企业37家,有机农产品168个;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92个。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甘肃省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甘肃探索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对于创建中药材肉牛肉羊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甘肃省可2020年按规定和程序积极申报。如条件成熟,我部将予以创建支持。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我部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19917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01059193250 


  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